《建筑篇》 基(1)--李土生

发布时间:2015-11-01 23:24:49来源:李土生浏览:225

——基(j

“基”,形声字,从土,其声。

“基”的甲骨文为簸箕上一个“丄”形。“基”的金文字形发生变化:去掉了“丄”形,簸箕下面另加“丌”,又在“丌”下加“土”。“丌”表示垫物的底座;“土”为泥土、土石。“基”下为“土”,表明与土石等建筑材料有关。“基”的金文强调了以土石作为底座的意思。《说文•土部》:“基,墙始也。”“基”的本义是墙脚,即墙的根基。

今体“基”从其,从土。其字左右两“丨”像两块板的截面,下“—”为地面,上“—”为墙高,两板之间的两“—”像一层层被夯实的土,“其”下之“八”像上窄下阔的梯形墙基截面。“土”于“其”下,表示“基”由土石筑成,并在地下承托整个墙体。“基”后来引申指建筑物的根脚,如地基、奠基、基石、基础。“其”又为代词,可代指一切人、事、物;“土”为土地、大地,是万物生长繁衍的根本。“土”在“其”下,意为土地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初始和根本,离开了土地,万物便失去了根基。“基”从其,从土,表示处于万事万物之下的,像大地一样起承载作用的即为“基”,如根基、基业等。也指事物的起点,如基点、基准等。

房屋有遮风避雨、隔热御寒和防止野兽侵袭的作用。古人很早就学会了建造房屋,并开始过定居的生活。最初的房屋用树枝和茅草搭成,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开始用泥土来建造房屋。建造房屋的第一步就是打好地基,以保证房屋的坚固。板筑夯土墙的方法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这种技术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直到明代还在广泛使用。

《诗•大雅•公刘》:“止基乃理,爰众爰有。”意思是已经打好了地基,安置了农田,物产丰足,百姓内心欢畅。周朝始祖后稷的曾孙公刘整顿部族、大力发展农业的举措为周朝的繁荣富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淮南子•原道》:“高者必以下为基。”高大的建筑物下面必须有很坚固的地基。如果在建筑施工中惟利是图,偷工减料,就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正如根是植物的根本一样,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基础”原指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引申为事物发展的根本。《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基。”大意是称颂王公贵族是国家的根基。实际上,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安居乐业是国家稳定的根基,只有保障百姓利益,使之生活安定,拥护政府,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人求学立业,一定要先打好基础,基础打牢了,才能掌握更深的学问,取得更大的成就,而好高务远只会制造出“空中楼阁”式的笑话。国家建设更是如此,基础不牢却盲目赶超比拼,不仅无益于发展,反而会因一时逞强,将百姓拖进危险和苦难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