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土生-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

发布时间:2015-10-12 22:09:58来源:管理员浏览:1076

传奇人物——李土生国学大师

他与钱学森、崔世安一起同登《中华儿女》杂志“2009年度中华儿女”之榜。2008年,他被中国妇女报评为魅力男性。


李土生1953年出生於浙江,1988年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陸軍指揮學院,1991年轉業。現任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中國文字博物館客座硏究員、中國書畫家硏究會副會長、中華老人文化交流促進會副會長(養生文化首席專家)、浙江傳媒學院客座敎授。李土生博學多才,其于易學、武術、氣功、魔術、漢字、書法、繪畫、養生、宗敎諸藝均能登堂入室,造詣頗深。多年來,李土生以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爲己任,先後多次應邀到國內外知名大學演講,受到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


中國武術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結合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在傳播技藝的時候,也傳播了中華文化和優秀品德,這也是李土生大師參與本次活動的目地,李大師將用他的演講讓中華文化優秀精神發揚光大。這里我們呼籲華人朋友們積極參與,希望您們能助我們一臂之力,爲着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一起努力。


他历时十年写就巨作《土生说字》,被人民日报誉为“当代许慎”;他对时事的洞察堪比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他在儒、释、道、医等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他在堪舆、命理、姓名学及梅花易数等领域均有很深的造诣;他的魔术堪称一绝;他的毛巾悬空书法独一无二;他的心算能力着实惊人;他自幼习武,身怀绝技,武功超群……他涉足的领域之广,钻研之深,堪称“奇人”“大家”,以致不少人惊诧地问他:“李老师,您还有什么不懂的?”


除感佩他的学问外,更令人感佩的是,他是一位集忠、孝、仁、义传统美德于一身的“高士”。


他名叫土生,字子选。土,古语作“坤”。周易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该像大地一样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传统文化学者、北京土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土生,五十载亲身践行,以赤子之心、仁爱之心和感恩之心,完美地诠释了土之厚德。真谓:土生万物,厚德原知人法地;子选六经,圣心唯盼众成贤。


研究汉字的“苦行僧”


走进北京市东直门外新中街李土生的办公室,顷刻间就会被淹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古色古香的家具,巧夺天工的石雕、木雕,翰墨飘香的文房四宝,尤其是占满四壁的浩瀚典籍,其数量之多,内容之庞杂,堪称“汗牛充栋”,令人震撼!


年过五旬的李土生,中等身材,身着黑色立领中式外套,脚蹬黑色圆口布鞋,既透着文人的儒雅,又不失武林的豪爽。他出生于有“教育之乡”之称的浙江东阳。他1974年应征入伍。在海岛当炮兵侦察兵期间,因为先后革新了方向盘照明器材和单观俯角法对海射击指挥仪,部队给他记了功,入了党,破格提了干。1986年他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1991年转业后,他一直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


汉字素有历史文化“化石”之称。10年前,李土生就立下大志,要给每个汉字写“传记”,说出它们的来龙去脉和内涵外延,为汉字的继承、弘扬与传播倾一己之力。


立志易,而践志难。没有科研经费的支持,也没有学术体制的保护,再加上不会使用电脑,他研究过程的艰难远远超乎想象。他每天仅睡三四个小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10年来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鬼晚。”这些年来,他家的窗帘很少拉开过,窗外的昼夜寒暑,他一概不知。他说,“我没有必要知道是白天还是晚上。写困了就睡,醒了又接着写。”一次,朋友到家探望他,说起外面已经连续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雪,他竟毫不知情,其辛苦勤奋令朋友感佩唏嘘。每次出差,他乘坐飞机都爱选择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因为这样干扰较小,便于见缝插针地写作和思考。


30来平米的房子,一张床,一张写字台,冰箱里基本是空的,地上有一箱方便面。箪食瓢饮,是他对物质生活最高的要求。看书,思考,写字,潜心研究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他最充实最满意的生活方式。他用长达10年光景,写出了800万字的巨作《土生说字》,以新思维、新角度论述了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如果仅仅是为了名利,李土生在这条传承之路上或许早就坚持不住了。让他最终坚持下来的,是一种使命感。一个心怀使命的人,注定会成就一番事业!


多年来,他的手机铃声一直是国际歌,手机屏幕和电脑屏幕一打开就是国旗,办公室书柜前和写字台上的国旗也昭示着他的赤子之心。为什么他总是对祖国饱含深情?因为在他心中,“国家、历史、文化,血缘和乡土,是能让我感到幸福的事情。”


孝道文化的楷模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李土生看来,孝有小孝、中孝、大孝之分。小孝是孝敬父母,即有“感恩之心”;中孝是尊敬长辈,尊重他人,即有“仁爱之心”;大孝是爱祖国,爱人民,即要有“赤子之心”。将孝道“知行合一”,是李土生始终的恪守。


无论是去外地讲学,还是出外就餐,李土生经常把80多岁的老母亲带在身边。每次回到老家,他都要到父亲的坟前看一看。“子欲养而亲不待”之痛,使他把“小孝”放大为孝敬全村的老人:东阳江北上卢仙山村老年协会成立之初,会所墙圮梁塌,他出资将其修葺一新。近年来,村老年协会的费用全部由李土生承担,老人们不仅享有保险,还能享受到每年一次旅游、500元生日补助、500元住院慰问金和200元身故抚恤金。“只要我活着,这钱我都给定了。东阳有哪个村的待遇更高,一定告诉我,我给你们提高待遇。”他朴实的话让老人们老泪纵横。村老年协会会长李立荣动容地说:“整个村子的老人都享到了李土生的福!我活了80多岁也没遇到过李土生这样的好人!”


2008年,李土生87岁的父亲离开人世。在葬礼上,他强忍巨大悲痛给参加葬礼的村民讲孝道,他当场要求与婆婆关系不好的媳妇都恭敬地叫婆婆一声“妈”,现场许多人都落下热泪。村里德高望重的何孟杰老人感慨万端:“全村只有李土生有资格讲孝道!


胸有大爱的仁者


“仁者爱人”。多年来,李土生秉持一颗仁爱之心,去对待和关爱身边每一个人,他的大爱精神令人敬佩。不久前,一位女研究生为情所困割腕自杀,正要出差的他得知后立即退掉机票,他要拯救这条生命!“你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你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你要保管好,这是孝道!”“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一怀慈悲,数度苦劝,女研究生终于警醒了!她给李土生发来短信:“我向所有爱我的人保证,我不会再轻生,我会爱自己。非常感激您在我人生最艰难的时候坚定地支持和帮助我,我以后会像对自己的爸爸、爷爷等至亲长辈一样身体力行地孝敬您。和您一样,我也要把崇高人格作为立命之本,来修炼自己。我想正式向您拜师学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书法。”李土生已经记不清自己救过多少人了,他只知道,每救回一条生命都是一次爱心与死神博弈的胜利。


对公司员工,他像亲人一样关爱他们:“孩子们出门在外,远离亲人,我就要像家长一样关心他们。”员工过生日,公司要买生日蛋糕,全体员工共同进餐,并送一份礼物;员工的父母来北京了,他还亲自陪他们到钓鱼台、人民大会堂参观,并把他们接到公司来看看,请他们吃顿饭;员工中若有他出差之地的人,就带上这位员工,让他(她)回家乡看看父母……


2008年,河南籍员工小李因母亲出车祸向公司请假。李土生出差在外,一听就急了:“你现在马上赶回家,有飞机坐飞机,有火车坐火车,没有火车就打的,救命要紧,别为经济发愁,我们公司不缺钱,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到家后第一时间通知我,需要时我立即赶过来。”


土生文化公司成立9年了,凡是在此工作过的员工至今都还与公司保持着密切往来。无论是在职员工还是离职员工,所有人家里的情况李土生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李土生就是一个大家庭的家长,所有在职员工都享受着国家规定的各项保险。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员工们也敬他爱他,在他们心目中,李土生不仅是老板,更是老师、家长和慈父。员工们告诉记者:“李老师对我们这么好,我们必须要好好干才对得起他。”“李老师出差了我们都想他,都要问:李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我们公司是搞文化的,我们在李老师的身边可以学习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不交学费还能拿到工资。尽管有的公司工资比我们高,但我们觉得很少有李老师这么好的老板,所以只要李老师不开除我们,我们哪也不会去。”这是公司员工共同的心声。


胸有大爱的李土生,不论社会的各阶层,在他心底的天平上,“人格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为了感谢小区保安的辛勤劳动,今年春节,他请小区的20多位保安一同聚餐;他在公司附近的餐馆就餐,服务员上错了菜,有客人质疑,他替服务员兜着:“端过来,这菜是我点的”;公司的废品他从来都是免费送给收废品的,他还劝说收废品的小谢要让孩子念书,并承诺负担其费用,还组装了一台电脑送给他……李土生慨叹:“他们不容易!”这种悲天悯人乃大爱情怀!


记者无意间去问大楼打扫卫生的一位大姐,是否认识李土生,这位大姐忙说:“李老师是大好人呀!”


记者从李土生办公室采访出来,但见一路上看车库的、卖报纸的、捡破烂的、站岗的、扫地的,谁见到李土生都与他打招呼,问声好。正是因为对任何人的人格都同样尊重,他赢得了这些草根阶层的深深爱戴。


“义”字当先的高士


“义”,历来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所推崇。从小重情义的李土生,处世以“义”字当先。


小学同学任文学的父母身患残疾,生活非常困难,李土生不仅每天给他带饭到学校,还省吃俭用地承担了任文学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费。


战友王贤龙的母亲生病急需钱,当时每月津贴只有6块钱的李土生悄悄将省下来的20元钱以王贤龙的名义寄去。这次记者到李土生家乡采访时见到了王贤龙,他感慨地说:“李土生是天下第一大好人啊!”


去年10月,《土生说字》新书出版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李土生将自己的小学班主任华允文和中学班主任俞鉴康请到了现场,并献上鲜花。每忆及此事,华允文都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受到学生的邀请,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到北京,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更是“一位老师一生中最辉煌也是最骄傲的时刻。”


李土生生活极简,回报乡梓却倾尽所有。今年5月他向母校东阳江北上卢小学捐赠了价值34万元的图书和10台电脑;向上卢初级中学捐赠了价值61万元的图书。“今后图书馆需要多少书,只要有利于学生教育的,你们给我列个单子,我全包了!”他的承诺让两位校长热泪盈眶。


他的义举在学生中引起很大震动。上卢初级中学楼裕韬同学原本无心向学,为读书的事一直同父亲僵持争执。听了李土生的报告和了解了李土生的事迹之后,他提出要继续读书,因为“学校出了很多名人,我也想以后把名字写在校史上,那样很风光!”得知此事,王轩城老师激动地致信李土生:“你,可能改变许多孩子的一生。”


追求极高雅,理想极远大,事业极成功,生活极简朴,内心极富足,律己极严苛,待人极宽厚。这就是李土生,一位当代国学大师的情怀!



“当代许慎”李土生


37平米的房子,一张床,一张写字台,箪食瓢饮,是他对物质生活最高的要求。


看书,思考,写字,用30余年潜心研究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他最充实最满意的生活方式。


如此无欲无求的一个人,却在内心强大使命感的支撑下,用长达10年光景,写出了让世人为之惊叹的巨作《土生说字》。800万字的篇幅,7000个汉字拆解和阐释,在前人许慎《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上,以新思维,新角度论述了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10年的日日夜夜,汉字在他的手里又一次获得新生的魅力,汉字文化也由此显得更加广阔丰腴。他的付出,为汉字研究思路的开拓,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汉字文化的弘扬与繁荣等方面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他,就是“当代许慎”,传统文化的研究学者和专家——李土生。

李土生先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土生说字》出版座谈会


2008年,李土生被中国妇女报评为魅力男性。


2009年,《中华儿女》将李土生和钱学森、崔世安一起评为年度的中华儿女。


2009年10月16日,李土生的著作《土生说字》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会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他现任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中国文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中国书画家研究会副长、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养生文化首席专家),首都职工专家教授讲师团专家,北京土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等。


众多的光环之下,李土生依然朴素低调,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将自己的汉字研究成果普及应用到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去。他希望孩子们能够从小通过对汉字文化的学习,了解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热爱、认同并且从中有所获益。李土生说:“我是一个中国人,让世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我的信念,也是我的责任。”


结缘“汉文化”


谈起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结缘,李土生总会用一脸幸福的表情给我们讲起他的家乡,他的童年。幼时对那片土地的热爱和记忆,就已经开始孕育他人生中最长远的文化梦想。


1953年12月,李土生在浙江东阳出生,那里景色秀美,气候宜人,人们朴实温婉,勤劳吃苦,李土生也在这种氛围中,生性平和而善良。那个时候,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武坛高手,全家人在父亲的影响下都练得一手不错的武术功夫。


李土生也不例外,对此深深着迷,武术,便成了他幼年起第一次接触到的中国传统文化。除练武外,李土生自己还学习了气功,边学边领悟,渐渐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亲身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巨大的精神价值。


1974年,李土生21岁,他应征入伍,表现出色,多次受到嘉奖,1978年还因技术荣新记了功。同年提了干,一直在机关任作战参谋。在部队里的18年间,为了研究作战方案,李土生经常要接触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这种实战经历使得他有机会了解到周易风水方面知识,他喜好钻研,通过年复一年的探索和积累,他脑海中传统文化的体系又得以扩充。


东阳这片土地给予了李土生成长的养分和力量,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日渐深入,他开始拓宽自己研究的领域,从武术,气功,易学,儒学,道学,佛学,研究到中医学,书画,魔术(汉朝出现),他在这些领域中都学有建树,获得不少成绩。李土生对记者说:“中国传统文化在各个领域都是相通的,他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爬山,爬的越高看到的风景就越美,只有当你真正进入到传统文化的体内,才能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书本上学来的和别人告诉你的只是知识,而自己悟到的便是智慧,这种智慧会直接影响到你今后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


知识变成了智慧,智慧让李土生自身受益的同时,更让李土生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肩上的某种责任,“我应该让更多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1991年,38岁的李土生从部队转业,开始到国内外各地演讲,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时,他发现传承记载传统文化靠的都是文字,每一个文字就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文字就包含着一部文化史。文字就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只有将汉字研究到位,才能够从根本上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于是,李土生下定决心,静下心来研究汉字文化。 

李土生书画作品《走的再多也不是路》


研究过程的艰难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没有科研经费的支持,也没有学术体制的保护,再加上不会使用电脑,李土生的工作进度非常缓慢。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自己聘用了几个助手协助整理和录入资料,买了几台电脑,几张办公桌,几个书柜,成立了“土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我每天的睡眠时间是三到四个多小时,白天讲课,晚上写书,有时还要接待来访者,十年来,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鬼晚。”李土生一般每天睡觉都在后半夜凌晨五六点就赶到公司开始查阅资料,撰写手稿,九点钟开始拆字,给助手们讲字,下午六点下班后还要将当天助手们整理的资料拿回家修改,日复一日。


“有许多人都说我为什么要过如此枯燥的生活,但是我心中就是有一种信念要认真完成这项工作,每天回到家一心就想着赶紧写东西,家里工作室的窗帘都一直没有拉开过。”十年来,李土生读了大量的著作,力图在充分吸收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他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多种角度、多种思维方式破译汉字构形之源流奥秘,并努力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而且,他独辟蹊径地采取“解繁释简”的研究思路,不仅破译了每个繁体字的造字理据,而且对简化字的构形也给予了恰切的解释。


李土生常跟助手说:“传统文化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十年一日,李土生居心如止水,为学如流水。下手处自强不息,成就处至诚无妄,而终有所成。他以素朴的语言为每一个汉字写“传记”,他的说字援引经典,融汇文史哲知识,既有文化的厚度,又有学术的高度。


十年一剑,成就《土生说字》


2009年10月16日,李土生十年一剑的汉字研究终成硕果。这部旨在反映7000个汉字的衍变及文化内涵的汉字研究巨作《土生说字》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召开了新书出版座谈会。李长春、李瑞环党政等不少高层领导人发来贺电,季羡林、文怀沙、黄苗子、方成等老前辈也题词给予这套书很高的评价,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在发来的贺词中说:“语言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最基本的要素,我们通常所说的继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等,其实,应该从热爱和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学开始。因此我对李土生和他从事的学术研究充满敬意!”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全华写了一副以表祝贺。



李土生先生在《土生说字》首发式现场


谈到到这些国家领导人,李土生显露出非常谦和平静的神情,他说:“我把他们都当成朋友,在那么长的时间里,他们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和鼓励,我在生活中还常与他们保持联系”。随后,他用他的解字方式将朋友的“朋”字生动地给我们解释了一番。


“朋”,第一,它由两个“月”组成,指的是朋友是指要经常见面,经常交流,经常谈心的人,时间上至少为一个月。几十年不交流不见面的肯定不能算是朋友。第二,两个“月”字大小,高矮都是一样的,说明朋友之间没有贵贱高低贫富之分,是平等的,朋友就是要齐头并进,相互关照。第三,古代的“月”通假“肉”字,“月者肉也”,两个“月”代表了人的胳膊,肩膀,两个月放在一起,说明朋友之间虽然身体是分开的,但心灵却是相通的。李土生对“朋”字也有一段文化阐述,“朋友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当你有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找的人,二是有好事的时候,第一个想告诉的人;三是有人来挑拨是非的时候,我要维护的人;四是我打扰了你,我不需要说对不起,你帮助了我,我不需要说谢谢对方的身份变了不需要改变称谓,平时不能见面而相互惦念的人。”


开始写《土生说字》时,李土生都会用近一万字的篇幅去解释每一个字,后来由于考虑出书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每个字的篇幅才缩减到了1000字。相比较于东汉许慎三万字的《说文解字》,李土生对汉字的解释更为全面立体,将汉字放在当代社会的背景下诠释使它具有了社会现实指导意义。


有一次,李土生到美国哈佛大学演讲,当时就有人拿美国报道中的“中国威胁论”来问李土生,李土生就给他们解释了中国的“國”字,使得在座的听众不得不心服口服。“國”,外面的“口”,是一个国家的领域,包括领空、领海、领土大陆架。里面的“口”是指人的口,也是指每个中国人,而“戈”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劳动工具,中国每一个人都会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物质财富;二是指有识别能力,中国人能够分辨出善恶美丑;三是指武器,当有人侵略我国领土时,人人都会拿起武器奋起反击。李土生指出,如果“戈”字是在大“口”的外面,那说明我们国家喜好侵略,但是國字不是,“戈”在里面,所以说中国不会对任何一个国家构成威胁。


在《土生说字》这套书里,我们很惊讶地发现,许多汉字构成的本身,就已经隐含着治国的方针,与当下国家关注的问题有紧密的联系。比如说“和谐”两个字,和(繁体字另说)有两种写法“咊”“和”中的“禾”代表粮食,“口”代表人,说明有饭大家吃和大家有饭吃就是“和”,这个字代表了民生问题。“谐”代表每个人都有权力说话,有什么话都可以说,有什么事都可以议,肚子里有什么话都可以说出来,“谐”指的是民主问题,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关键是要解决民生和民主问题。


《土生说字》24册平装本


对于一直以来国家重视的腐败问题,李土生对“腐”字也做出了深刻的解释。“腐”字,上有“政府”的“府”,下有“肉”,政府官员整天想吃下面这块肉就是腐败,而“府”又可以拆分为“广”“付”,说明政府是为广大老百姓付出的,而不是索取,“广”“人”“寸”意为政府官员每个人手中的权力是有限的,是要掌握分寸的,不是无限的。腐败不是政府官员的权力。“肉”也可以拆分为“内”“人”,说明一般腐败是政府内部的人员,二是政府官员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老祖宗的文化是如此博大精深,只可惜我们中国人自己却不曾了解啊!”李土生在谈话中不由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然而,在大家都对《土生说字》大表赞叹的同时,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些人认为《土生说字》中有很多字都有主观拆字的成分,与学界权威的观点相左。李土生平和地说:“我个人认为治学唯有不堕时俗,不为功力所拘,乃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我将我的汉字研究成果定名为‘说字’,基于三点考虑:一、‘说’是与读者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而不是扮演导师的角色;二、在‘说’的视域下,我可以坚持自己对汉字的独立思考,不必人云亦云;三、‘说’表明我追求行文风格的平易、活泼、通俗。‘说’从‘兑’,表示不是一言谈,而是双方说。允许对方表达意见,一方问,一方答,是双方的交流。”李土生一再谦虚地表示,自己对汉字的研究还是很肤浅的,希望大家看了这套书,都可以和他交流想法,让汉字的研究在学术的同时也可以成为大众的乐趣。


前财政部部长项怀诚认为,《土生说字》中有很多汉字的拆解与前人先贤的所谓权威意见相左,并不是作者故作惊人之语、哗众取宠。“汉字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养分恰恰来源于不同时代的研究者不断赋予它的新鲜血液。”


创新的前提是继承,任何创新都是在既有的历史基础上,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借鉴和过滤。创新是对前人精粹的吸纳,前人不足的补充,是“带着镣铐的舞蹈”。面对社会上种种评价,李土生说:“佛教的理论只讲因不讲果,我们应该多去考虑自己该做什么,少去考虑社会给你什么,我做了自己该做的和能做的就够了。”李土生还说:“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学问是行为,只要按照老祖先的教诲去实践,身体力行就行了。”

李土生先生与国学大师季羡林在进行学术交流


身体力行于传统文化


许多人会称李土生为奇人,而我更愿意将他称作一位用心的人。他的心自始至终关注着中国,关注着传统文化,关注着社会的未来。真像他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给领导干部讲课时讲到爱国主义时他提出了四个认同。一是对历史的认同,二是对文化的认同,三是对乡土的认同,四是对血缘的认同。在读到以党治国时,。他提出了四个关怀:一是对历史的关怀,二是对自然的关怀,三是对人类的关怀,四是对未来的关怀。李土生这颗心是一颗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的心,一颗待人接物纯净而有诚意的心,一颗专注于文化事业,以之为己任的心。他的用心使他时刻与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他自身也在这种精神之下显得更为亲近和包容。


对于社会上现在分歧较大的“是否废除简体字,恢复使用繁体字”的问题,李土生有着独到的见解。繁体字因为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给认读、书写、记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它保留了很多古人造字的智慧和理据;而简化字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繁体字难认、难读、难解、难查、难记等缺点,可是信息的“减化”却掩盖了字里丰富的意义。比如“親”字去掉了“见”字,親人难见面,親人见不了面了;“愛”字有心,以心相愛,简化后“愛”已无“心”了。但有的简化字却也简化得很好,比如“塵”改为“尘”,表示小土即为“尘”;“體”改为“体”,表示以人为本。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汉字始终在不断地变化,文字演化的方向由繁趋简无可置疑。简化字不可废除,但不认识繁体字必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李土生认为,暂时采取“用简识繁”的中庸之道比较好,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在认读上、书写上、印刷上用简体字,另一方面在有限范围内、有限阶段内认识繁体字,有利于更广泛的阅读和传承古代文化。所以只有“用简识繁”才可以真正实现汉字使用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双赢”。


当谈到对于当今社会存在的许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李土生的言辞变得有些激动而严肃。他深深地感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西方思想家所倡导的科学主义和西方文化中心论使得一些人对待传统文化缺少起码的温情与敬意。”


李土生在《社会科学报》2007.9.13文化批评版发表的一篇文章《是什么掣肘了传统文化弘扬与发展》中提到,现今对传统文化的误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误区一,将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迷信”;误区二,将传统文化等同于“伪科学”; 误区三,,认为传统文化糟粕大于精华。在李土生看来,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就是人们对传统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


譬如,“风水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祖先经过数千年的实践留给后人的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中国古老的风水学说把天、地、人、生四大系统联系起来作整体的观照,综合考虑地理、生态、景观、建筑、伦理、美学等各种自然环境和心理因素,对人们如何安身立命,如何选择规划与建设自身生活的环境问题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宝贵的理论指导。但是,如果将风水视为一种世间存在的支配人们命运的某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能完全掌控个人、家国的盛衰穷通,得失成败、吉凶祸福,认为请风水先生到宅中走上一圈儿,便可高枕无忧地等待福、禄、寿三星高照,这便是对风水的迷信了,所以说将传统文化和迷信思想划等号是愚昧无知的行为。李土生给迷信下了三个定义:一是该信的你不信;二是不该信的你盲目信;三是可以信的你过分信。


对于“中医是伪科学”的言论,李土生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就与西方科学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中药之所以能够延续几千年而不衰,关键是它不仅能够治病救人,而且对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西医治人的病,中医治病的人;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综合考虑,辨证论治。那些“反伪斗士们”硬要说它不科学,甚至扣上“伪科学”的帽子,是很荒谬的。”


李土生不希望中国人在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时,总是将糟粕放大,“就像你在旅游景点拍照时,应该拍那些美丽的风景,而不是拍角落的垃圾桶!”他觉得,传统文化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淘汰的机制,随着时间的流逝,精华的自然会留下,糟粕的自然会消失,人们应该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不应该自己认为是糟粕否定整个文化。


李土生爱国,多年来,他的手机铃声一直用的是国际歌,手机屏幕和电脑屏幕一打开就是国旗,办公室书柜前和写字台上的国旗也昭示着他的赤子之心,他希望,不管自己到哪个国家演讲,都要记住自己的根。在国外高等学府和社团组织演讲时,他总会提到:想知道天堂是什么样的吗,就来中国看看吧。


李土生在北京工作已经很多年了,但他的普通话至今还带着点东阳口音,他说:“一旦有空的时候,我总不忘回到家乡东阳看看,每当踏上那片土地都觉得很亲切,那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都有美好的回忆”。温情满满的他一说到这里,眼里总会闪动着泪花。在人民大会堂的发布会上,李土生将与会者送他的三束鲜花分别献给了他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和他的母亲。在他看来,尊师重道和孝道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我面前的李土生就是这么一个人,生活简单,内心富足,传承文化的责任和信念让他时刻享受着快乐。“国家、历史、文化,血缘和乡土,是能让我感到幸福的事情。”李土生采访结束时的这句话意味深长!


李土生大师驾临锡城 青商EMBA全面开课


2013年9月27日下午,由共青团无锡市委牵头、青商管理学院组织的“总裁EMBA高级研修班”的开班典礼在无锡天骄宾馆内正式启动,值此盛时,在全世界华人文化圈内享有盛誉的李土生大师亲自莅临无锡,面向全锡城的热心学院讲授《国学人生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


本次开班典礼暨李土生大师《国学》课程一共举办了两天,会上,无锡青商管理学院院长、青年人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安先生作了重要讲话,并向无锡市委、市政府、共青团无锡市委保证三年内确保“千家万人”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而李大师授课期间,授课组共迎来自无锡各界100余名企业高管、高层决策领导与集团总裁们的共同参与、听讲。李大师以其稳健幽默的谈吐、睿智敏捷的思路与渊博精深的学识得到了听课学员们的一致推崇与肯定。本次《国学人生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成功开课,也为无锡青商管理学院总裁EMBA高级研修班的成功运营起了个完美的开头!


据悉,在市委主要领导的多次关心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精心部署,青商管理学院未来三年将加大实施“千家万人”培训计划,花大力气精心组织、认真安排、坚持落实,通过三年的时间,让无锡1000家企业10000名的企业高管通过青商管理学院搭建的学习组织战略平台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


“千家万人”培训计划的实施将通过长短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无锡和全国结合,国内与国外结合的模式,进行全方位从战略营销、人事、生产、财务、国际贸易等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学习。


李土生是一位真正的“国学大师”


【内容提要】2006年的元月14日,我从朋友那得知定期作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的单位邀请李土生先生做“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演讲,地点在天坛附近。我一直在关注这位博客网上的传统文化最忠实最具有号召力的捍卫者,于是我去了,而且不枉此行,同去的还有一些文化圈子里面的朋友,我们有一种共同的感觉,李土生算得上是现时之中国,非常难得的一位“国学大师”。  


2006年的元月14日,我从朋友那得知定期作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的单位邀请李土生先生做“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演讲,地点在天坛附近。我一直在关注这位博客网上的传统文化最忠实最具有号召力的捍卫者,于是我去了,而且不枉此行,同去的还有一些文化圈子里面的朋友,我们有一种共同的感觉,李土生算得上是现时之中国,非常难得的一位“国学大师”。 


演讲是从上午九点开始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过道上都站满了人,比起上次我未曾光顾的黎鸣先生的规模空前的二十多人参加的新年国学会,似乎这里的人要多出数十倍,其中不乏名人,有老将军,老学者和一些政府官员。主持人做过简单的介绍后,李土生先生登台演讲,从热烈的掌声中,可以看出与会者对李土生先生的敬仰之情。 


演讲的一开始,李土生先生以别出心裁的方法解释了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科学技术,他从文字着手,阐明“传统”与“科学”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并非网络上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攻击他“反对科学”,他提倡科学,更提倡传统文化,但不主张将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对立起来,同时也阐释了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区别所在。用他的话说,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并非黑白两道,势不两立,而是齐头并进,互相促进。演讲中,李土生先生对社会上一些反传统文化,推行泛科学主义,搞科学迷信,崇洋媚外的人进行了批驳。他要求大家深刻理智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否则会给中国人的思想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甚至祸国殃民,这也是李土生先生一直在博客网上撰文批驳的原因。从李土生先生的介绍资料中得知,他是军人出身,嫉恶如仇,相信他抨击反传统文化者的檄文,皆是师出有名,而且名正言顺。 


李土生先生作为现任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不遗余力的为捍卫传统文化奔走呼唤,演讲结束后,我拿到了一本李土生先生最近著作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散论》一书,粗略的看了看,就被其中独到精辟的观点所折服。毫无疑问,李土生先生是一个博学多才、集众家之长于一身的国学大师,他从儒、释、道、易、医、养生、天人合一等各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并针对当今中国社会的现状,提出的观点很有说服力。其实最早听说李土生这个名字,还是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当时他受邀去美国讲学时拒按手印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传统文化有这样一个具有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国学大师捍卫,也算是中国之幸,传统文化之幸吧。 


或许我写下以上的字句,又有某些自以为是的人说我陈庆之是李土生一党,但我自14日接触认识李土生之后,我倒很想能与这样的国学大师成为一党,郑板桥有章铭曰“青藤门下一走狗”,表示自己对徐谓推崇之极,今见李土生,才知古人所言不虚,做一个国学大师的跟随者,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啊,以后的文章我会继续支持李土生先生。